盘扣也称为盘纽,是中国服装上的一种传统的纽扣。盘扣虽小,却包含着特有的民族文化,它是由古老的中国结演变而来的,在它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手工技艺。盘扣制作技艺作为传统纽扣制作技艺的一种同时也被列为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老龄化社区注入非遗活力,6月30日,江西服装学院“衣”路同行志愿服务团前往南昌市东湖区杏苑社区开展“结艺流光,盘扣情怀”主题活动,将非遗引入社区,让辖区老人在编织盘扣的过程中,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展示了一些精美的编织制品的样本并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如“击鼓传‘节’”“限时抢答”等多个趣味小游戏,通过互动和娱乐的方式,老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盘扣工艺的历史、制作过程以及主要特点。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一对一地向老人们教授如何制作盘扣。在课堂上,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编织的世界中。盘扣编织主要采用“穿、绕、编、挑”等编织方式,并对其调整定型,同时需要注意细节和技巧。老人们一丝不苟地跟随着授课同学的手势和示范,并且细心观察和思考,逐渐掌握了盘扣编织的基本技巧,对“如何穿、怎么绕、从哪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在完成基础操作后老人们逐渐从简单的模仿走向了自主创新。他们开始尝试将现代的元素融入盘扣的设计中,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作品。从选材、设计、编织到完成,老人们亲手体验盘扣手工艺的魅力,一裁、一缝、一绕之间,老人们所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精致扣结,都凝聚着自己的情感寄托。
来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00后冯蓝雨对盘扣制作情有独钟。在课余期间,她经常查阅书本、请教手工制作盘扣老师、自学,由此对盘扣制作技艺有了一定感悟。“传统的盘扣编织手艺由于其特殊性难以像工厂流水线量化生产,制作工艺复杂、大多数时间是被枯燥和重复性工作占据着的。但一裁一绕,缓慢,情意都在细密的针脚里。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想帮助更多人学会盘扣,让它得到更好的创新传承,为盘扣非遗传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冯蓝雨说道。
“我今年已经80岁了,退休已经有十几年了。在过去的日子里,由于工作忙碌和家庭琐事的束缚,我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学习一些新知识和技能。然而,通过参加这次盘扣编织活动,为我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感谢你们!”社区龚老奶奶在编织完盘扣高兴地对志愿者们说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本次活动传承非遗盘扣技艺不是最终目的,志愿服务队们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在盘扣制作的过程,唤醒老人们年轻时的创造力和对生活的热情。让老人们在一裁一绕中,找到专注与宁静,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让辖区老人都能在晚年生活中享受到文化的滋养和关爱的照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