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冬天的北京冷风刺骨,但总有暖流在人心怀。
一通陌生的求助电话把房产经纪人和急需输血的白血病人联系起来,一个关于守护生命的故事就此展开……
一场生命的赛跑
“我当时都有点懵了,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竟然这么爽快?”回女士想起几天前的经历,依然感慨颇多。
时间倒回到十几天前。回女士的母亲当时正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化疗,此前被确诊为B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母亲化疗需要1000cc血液,回女士却被告知医院血库告急。“我前年刚到北京工作,在北京亲属不多,自己目前也无法献血。” 这可急坏了回女士,她为自己母亲的病情四处求助寻找献血人,但回应者寥寥。
情急之下,回女士在地图上发现了位于北医三院附近的链家塔院北门店,想起自己之前在链家租过房子,经纪人很热心,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通了门店电话,事情因此有了转机。
门店业务员卢华强收到了回女士的问询,他没想到这竟是一条紧急求助信息。
这是一场和生命的赛跑。
卢华强第一时间汇报给商圈经理,并在其建议下找到北京链家牡丹园大区总监杜江。杜江非常支持他们对求助者予以帮助,并立刻联系大区党支部书记郑江波处理这一紧急事项。
救援展开。一方面,卢华强前往医院证实了患者信息;另一方面,郑江波面访了一位就职于该医院的客户,了解到血库告急的实情。
情况证实后,郑江波立刻向献血热线咨询到献血要求及前期注意事项,将求助信息一同发布在牡丹园大区党支部微信群中,号召大家报名献血。很快,包含郑江波、卢华强、李德意、马洪臣、孙红亮五位链家员工在内的“献血小分队”组成。
(示意图,企业提供,央广网发)
当小分队经过严格检查,来到医院准备献血之时,意外又出现了。
孙红亮的血液被医院告知不合格。于是身为党支部书记的郑江波决定献出400cc血,这是单人单次献血量的上限。“我原来是当兵的,献血基本都是400cc,这对我来说没什么。”郑江波语气平静。在他看来,在救人面前,许多风险都成了小事。
1000cc血成功献出,病患暂时渡过了难关。献血小分队的故事逐渐在朋友圈里流传开来。
(实拍图,企业提供,央广网发)
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北医三院离我们很近,客户里也有他们的医生,因此对于疾病也有一些感触。我本身每年也会献血,所以听说了这个事情立马就报名了。”李德意表示。
谈到为什么义不容辞地参与献血,马洪臣则表示:“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事实上,响应号召的链家员工不止这五名成员,塔院南门店靳玉杰本是第一个响应,但因距离上次献血不满半年无法参与。
郑江波是小分队里链家工龄最长的一位,长达十几年;而最初接到电话的卢华强工龄最短,只有三个月。
不一样的工作年龄,对公益的热忱是一样的。事后卢华强不无感慨地说:“接到求助时,我不怕求助是假的,就怕是真的,怕自己错过了没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换做别的链家伙伴接到求助电话也会提供帮助的。”
得知献血救人一事后,小分队成员的家属们普遍表示支持。马洪臣的妻子也是链家员工,她和儿子是从朋友圈看到了丈夫的事迹,而6岁孩子的一句话让夫妻俩“破防”。
“爸爸怎么流血了呢?”孩子有些害怕地问。妻子解释道:“爸爸是为了救助别人的生命。”孩子的担忧变成了自豪,相信这份助人为乐的情怀也在他幼小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
12月1日,回女士给北京链家发来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几位素未相识的链家人守护了我母亲的生命延续,他们用真诚的行动、无私的力量、坚定的信念铸就着社会的爱心堡垒,他们的馈赠是对我母亲、对我的家庭、对整个社会一种积极向阳的倾注。”
事实上,链家的身影在各类好人好事中并不少见。今年端午节,北京链家经纪人王龙从永定河中救下被急流卷走的儿童;今年夏天,润枫水尚一店经纪人们也曾在谱写紧急献血救助病人的故事……而在日常生活里,北京链家人也把公益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走进很多社区教老人用手机,还是免费帮助社区邻里打复印、代收快递……疫情暴发以来,链家几乎所有门店都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成为特殊时期点亮居民生活的一束束微光。
在北京链家总经理李峰岩看来,希望链家的门店和经纪人能够通过力所能及的小事更好地服务社区邻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传递更多正能量,希望链家的存在让这个社区、这个城市、这个社会有一点点不一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